前几天,我上了毛毛恶搞学堂的第一课-花心。
花心 = 花一样的心 = Flower Heart(英文)
字面上解释
形容某人拥有类似花一样的心。
女人都喜欢花,因此普极化将“花心”用在她们心爱的另一半身上,经过几千年的流传“花心”已演变成形容男人的一个词汇。
“花心”被用在男人身上,因为男人就像花一样,让女生又爱又恨,让女人即希望拥有却又害怕枯萎变质,因此有些女人用“花心”来形容或隐喻男友对她们的心已经枯萎或变质了。
交往中的女人不会将“花心”用来形容男友,因为她们还不能确定其男友的心将会像花一样枯萎变质。因此在交往中的男人并不适合用“花心”来形容。
但由于现今社会女人已开始要求男女平等,造成“花心”这原本只用来形容男人的词汇,也开始用来形容女人了。
都说了这是一篇恶搞文章,所以看过就算了。
结果,我一时兴起,便拿起中文字典,查“花心”的解释,却发现并没有“花心”一词。也就是说,若在功课里或作文里写“花心”二字,老师绝对有权利用红笔圈这词汇。
我尝试用google search这个词汇,总共有6,890,000条。这6,890,000条,都是一些关于男女见异思迁的文章,以及费玉清/周华建的歌的资料。
众所皆知,“花心”指的正是男女见异思迁,或是同时喜欢不同的人。
但是,“花心”这词,究竟从何而来?
在yahoo知识堂里,我找到这么一段解释。
据考证,此"花心"一词来源于改革开放后的港台地区,原意是说男人在外面"乱搞"女人,所以叫"花心"。也有是指男人在外面的女性朋友多,常常见异思迁、喜新厌旧,所以称为"花心"男人。总之,"花心"这个词汇基本上是属于男人的带有贬义的专利用词。
那么,“花”和“心”这两个字,为何会组在一起?又何不称为“花叶”? “花枝”?“花刺”?
客家话里有一句“心花花”,指的正是男人心思不定。“心花”是褒义词,值得是心情,与其他字组成的词有“心花开”、“心花绽放”、“心花怒放”……所以,某个人只好反过来此词形容心思不定的男人。但是,“花花心”读起来怪怪的,只好short cut 成 “花心”。
费玉清有一首歌,名为《花心》
花的心藏在蕊中 空把花期都错过
你的心忘了季节 从不轻易让人憧
为何不牵我的心 共听日月唱首歌
黑夜又白昼 黑夜又白昼
人生为欢有几何
春去春回来 花谢花会再开
只要你愿意 只要你愿意
让梦划向你心海
花瓣泪飘落风中 虽有悲意也从容
你的泪晶莹剔透 心中一定还有梦
为何不牵我的手 同看海天成一色
潮起又潮落 潮起又潮落
送走人间许多愁
我想,“花心”这一词,是从这首歌演汇而成的。
“花心” = 花的心。但是,这一首歌所表达的是一个女孩隐藏真实情感像是躲藏在蕊中的花心。
至于为什么会演变成其他意思,就不得而知。
总结来说,花心 = 花的心,这是最初的意思。
但是,经过岁月的洗礼,新词汇的诞生,花心,指的是见异思迁,心思不定。
小声说,嘘……
我想我是个花心的女孩。我可以和很多人搞暧昧,同时喜欢很多人,或是爱上不止一个人。但是,我也是个专一的人,那就是谈恋爱时,绝对是一心一意。我常常问自己,为什么不能不花心,别轻易动情?却发现,原来我享受恋爱,但是无法被他人束缚。我可以选择分手,即使我很爱对方;我可以被抛弃,虽然心痛,却不能没有私人空间。我可以失恋几回、失落几回,熬过了又是另一个春天……也许有人会认为,我这样的性格,如同玩弄他人感情。但是,如果我有一个伴侣,除了让我信任,也能给我足够的自由和信任,我们依然可以维持情侣关系,直到我想……嫁!
当我嫁的那一刻,我绝对是个属于他的女人,不再是个花心女了。
不过,我目前是这一类型的花心女,隐藏真实情感像是躲藏在蕊中的花心……